激活红色文化的“流量”密码——领导专家热议《老红军的故事》(二)
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自 9 月 1 日起,由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精心策划出品的 55 集主题精品视频集《老红军的故事》,正式在中国教育电视台、央视频等平台播出并全网上线。
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自 9 月 1 日起,由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精心策划出品的 55 集主题精品视频集《老红军的故事》,正式在中国教育电视台、央视频等平台播出并全网上线。
云高收暑气,叶落报秋声。8月29日13时30分,延安枣园小学2025-2026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暨表彰大会盛大开启。大会由德育副校长朱亚军主持,全体师生欢聚一堂,共同迎接新学期的到来。
在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的周恩来旧居中,一架木质纺车静静陈列。这不仅是历史文物,更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见证。抗战时期,我们党带领边区人民开展大生产运动,周恩来同志摇动这架纺车,与广大共产党人一道践行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。
6月3日,延安枣园小学“枣小‘粽’动员 文化薪火传”端午节综合性作业展评拉开帷幕,当枣园少年的奇思妙想遇上千年端午的文化密码,一颗颗“小红枣”正用行动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!从舌尖到笔尖,从历史到当下,这场充满“粽”情“薪”意的展评,不仅是实践能力的“
深夜,暴雨如注。一个瘦削的红军战士背着伤员在泥泞中踉跄前行,脚上草鞋早已被泥浆吞噬。伤员气若游丝:“同志,放下我……你还能活。”战士牙关紧咬,嘶吼穿透雨幕:“活就一起活!死?咱跟阎王爷掰腕子去!”——《我叫张思德》开篇这一幕,像烧红的烙铁烫进观众心里。没人想到